重庆体育科技专家李学智:尊龙凯时助力传统中医针灸与现代体育融合
- 2025/05/04 07:15
- 戚妍丽
- 483
- 4249
在全民健身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将传统中医的智慧与现代运动相结合,以更好地守护人们的健康?本期“重庆体育科技专家谈”邀请到重庆市体育科技专家、重庆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李学智教授。李教授在中医针灸领域深耕多年,特别擅长老年病、抗衰老及神经和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她将在此阐述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技术如何与现代体育运动、全民健身理念相结合,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李学智教授认为,中医与体育运动在理论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中医针灸与体育运动、健身理念目标一致,通过自我调整或医疗干预,保持机体的功能完整、健康长寿。中医的养生文化强调动静结合,整体理论与体育运动的理念高度契合。李教授提到,中医讲究“三因治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指导方案。以抑郁障碍患者为例,中医可能建议其进行跑步等有氧运动,以促进多巴胺分泌,缓解相关症状;而对慢性肺病患者,则推荐站桩、呼吸吐纳等传统运动。
针灸在运动损伤中的独特优势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运动损伤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李学智教授指出,中医针灸在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和作用机制。她提到,“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的理念在《内经》中便已有所阐释,针灸疗法特别适用于治疗外部的筋骨肌肉病变。针灸对于预防和消除反复发生的肌肉劳损和韧带损伤非常有效,具有快速起效、全面康复、无止痛药副作用等特点,适合运动损伤的全过程干预。
科学运动与针灸辅助延缓衰老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但过度或不当的运动可能加速衰老。从中医针灸抗衰老的视角来看,李学智教授建议科学运动应遵循一定原则。她推荐太极拳、五禽戏和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法,这些运动动作舒缓、节奏均匀,强调动静结合,更适合体弱或年老群体。同时,李教授认为,针灸在延缓衰老及提升运动能力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干预失眠、焦虑等问题。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展望在推动中医针灸与体育运动结合发展的过程中,李学智教授指出当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大众对中医针灸的认知不足、复合型专业人才匮乏及传统针灸疗法耗时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普及中医针灸知识,李教授建议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将中医针灸与运动结合的知识传播给大众,同时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培育跨领域的专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助力中医研发,开发便利精准的个体化评价、诊治设备。
在重庆市推广中医药和针灸的特色优势,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方面,李学智教授提出建议:完善服务体系,在医疗机构设立健身功法的科普服务,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的应用;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在中医药院校开设运动医学相关课程,为全民健身和运动健康领域输送专业人才。李学智教授所在的重庆中医药学院已经开设相关专业,并积极建设在线课程与科普视频,未来将设立更多与体育运动、抗衰保健相关的科研项目,为全民健身事业贡献力量。
尊龙凯时一直致力于在全民健身与中医药结合的探索中发挥重要作用,期待通过这方面的努力,为公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