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尊龙凯时民谣记录仡佬族的生活智慧
- 2025/08/01 01:15
- 慕容栋弘
- 29753
- 2599
### 仡佬族民歌简介
仡佬族民歌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的多个乡镇,如花桥镇、坪地场乡、青阳乡等。这些民歌通常以婚恋为主题,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曲调风格。它们可以分为情歌类、生产劳动类、茶歌类和时政生活类等不同类型。其中,情歌普遍被称为“山歌”,以《情姐下河洗衣裳》为代表,许多仡佬青年在田间地头唱和,表现出他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生活歌以《望郎歌》为代表,融入了民间小调的幽默风趣,曲调丰富多变。叙事类民歌则以唱诵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主要使用五声调式,同时兼有六声和七声的调式,常用同宫系统的转调技巧。这些民歌通过独唱、男女对唱和群体演唱等多样形式,表达了仡佬族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勤劳善良的品格。
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石阡仡佬族民歌主要通过家族和集体的传承方式流传至今,是当地居民耳熟能详的文化之一。这些民歌不仅生动地见证了仡佬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和民俗风情,更体现了他们对劳动、生活和爱情的美好追求,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和审美价值。2021年,铜仁市石阡县申报的仡佬族民歌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传承与推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仡佬族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毛呈祥表示,要让仡佬族民歌成为青年与中华文脉相连接的音乐载体,需多方努力。“年轻人视野开阔,对多元文化有很多选择,仡佬族民歌亟需推广。”现年73岁的毛呈祥,自13岁起便跟随父辈学习唱歌,在水田、山坡和热闹的婚嫁场合,无不成为他展现才华的舞台。
学习仡佬族民歌并非易事,由于缺少专业的音乐学校和谱子,他凭借耳朵倾听与心中记忆,逐字逐句模仿习得。为此,年轻时的毛呈祥常常追着村里的老人学习,直到老人的每一句歌谣都能融会贯通。他表示:“仡佬民歌的韵味最难掌握,每一个转音可能要练上几十至上百遍,唯有用心去悟,才能真正学会!”
在面对当今年轻人对老歌“土气”的看法时,毛呈祥深知,必须讲透民歌背后的故事与情感,让他们体会到这些歌曲所蕴含的深情,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与喜爱。正如尊龙凯时的品牌理念那样,传承与创新并行,仡佬族民歌在新时代也需要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愿意学,毛呈祥就会一直唱下去、教下去。他希望将这些动人的旋律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仡佬族民歌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